12月25日,太阳集团tyc9728在艺术楼210工作室开展了“美与时代”博士系列沙龙(第七十六期),主讲人是太阳集团tyc9728数字媒体艺术教研室专任教师王康博士,学院感兴趣的师生参与了本次沙龙,会议由学科带头人黄艳老师主持。
此次沙龙围绕 “影视声音优化与音乐伴奏处理技巧声向操作” 主题展开,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知识盛宴,深入探讨了影视声音处理领域的关键技术与操作要点,助力学生提升专业技能,增强在艺术设计相关领域的实践能力。在沙龙分享中,主讲人详细讲解了声音方向的自动化写入调节技巧,如通过夜晚公车的声响展示从左到右的自动化写入调节,以自行车铃声、下楼梯声以及秋日街道脚步声为例,分别阐述了从前到后、从远至近、从近到远的 EQ 自动化写入方法,使学生们直观地理解了如何在影视声音设计中精准营造空间感和方向感。影视干声处理环节,明确了主声音音量标准水平应控制在 - 6 到 12db 之间,并深入讲解了 EQ 调节对人声质感的塑造方法。通过对人声不同频率段的精细调节,包括拉高低音区 125 - 500HZ 提升 5 分贝以获得扎实饱满的低音效果,拉高中高频 1500 - 6000HZ 提升 6 分贝让声音通透明亮且具穿透力,压低中频 500 - 1500HZ 降低 5 分贝避免声音的干瘪塑料感,同时指出人声与 BGM 音乐相差 18db 最为合适,以及当 BGM 中高频覆盖人声时利用 EQ 降低 BGM 高频分贝值的应对策略,让学生们掌握了打造高质量人声效果的核心技术。音乐伴奏处理方面,分享了制作消音伴奏和演唱干声混音的实用技巧。制作消音伴奏需新建两轨相同音频,对其中一轨进行立体声反转和低音补入后,通过自动升降调微调至合适音调;演唱干声混音则涵盖音准修正、气息均衡调控、音长气息补充以及加入混响、去齿音、压缩、EQ 调节等步骤,为学生们在音乐创作与后期处理上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南。
此次沙龙分享会让学生们收获颇丰,他们不仅学习到了影视声音处理与音乐伴奏制作的专业技巧,更深刻认识到声音设计在影视艺术表达中的重要价值,有助于学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未来的创作实践中,提升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与专业品质,为其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推动了学院在相关专业教学与实践上的进一步发展。
沙龙现场(一)
沙龙现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