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太阳集团新闻

太阳集团新闻

《岭南造园与审美》课程研学活动

4月9日,太阳集团tyc9728环境设计教研室刘欣老师,黄叶凡老师,视觉设计教研室卢晓瑶老师带领环境设计2003班全体同学参加位于花都区资政大夫祠的广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灰塑基地的课程研学活动。

本次课程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邵成村老师做讲解,以及邵老师的团队成员甘老师,欧阳老师等市级文物修复匠人为我们做教学指导。到达了资政大夫祠之后,我们见到了邵师傅,他干练的着装中透露着匠人饱满的精气神。邵师傅热情的欢迎了我们,并为我们介绍起自己和灰塑的渊源。在他的朴素的话语里,我们了解到邵师傅15岁时就早已跟随他的父亲学习灰塑,从事灰塑行业已经有40余年。在40多年的时间里,邵师傅修复的祠堂寺庙不计其数,其中包含了佛山祖庙,广州陈家祠,光孝寺,南园酒家,以及东南亚等海外华侨修建的庙宇祠堂。材料方面,邵师傅说到,现在的材料趋于商业化偏离了传统工艺,他不想让后人遗忘祖先的智慧,他坚持传统工艺并加以改良。因为他知道丢失的不是单一的工艺,是整个建筑的体系,邵师傅的大匠精神令人动容。

紧接着邵师傅带我们参观了资政大夫祠中的广州民俗博物馆,民俗博物馆是依托资政大夫祠古建筑群而建立的专题性展览馆,也是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花都新八景之一。其中灰塑的身影在立面不难见到,各种各样的造型风格多样,造型迥异。一块块的牌匾描述了关于灰塑的前世今生——灰塑工艺早在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就已经存在,一直发展更迭至今。学生们也在灰塑这种广东省广州地区的传统雕塑艺术下得到熏陶与启发。

而后,邵师傅和其团队带我们体验了灰塑的制作。首先,他与其助手先给大家演示了一遍制作灰塑的顺序。从构图开始,接着批底,然后塑形到最后上彩。每一个步骤每一道工序,邵师傅都一丝不苟,细致入微。过程中,邵师傅的风趣讲解激起了每个同学对于灰塑这一传统文化无不展现着自己浓厚的兴趣,同学们都专心致志地聆听和观摩着师傅们的手法与技艺。晌午时分,同学们便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灰塑创作。暖阳当空,风和日丽,同学们有的在独自钻研,有的在陈群研讨,展示出了灰塑应该有的勃勃生机与焕发了灰塑的无限容光。

灰塑作为岭南园林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装饰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装饰工艺丰富了我们对岭南园林建筑装饰艺术的了解,也增强了同学们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正是这批百折不挠的匠人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才形成了独具特色、辉煌灿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灰塑地传承与发展,同学们感受到了任重而道远。

1.jpg

活动现场(一)

2.jpg

活动现场(二)